您当前位置: 首页 - IT百科 - IBM在历史的某个时刻重新提出了Winchester技术并实现了突破

IBM在历史的某个时刻重新提出了Winchester技术并实现了突破

文章来源:互联网 作者:38资源网 发布时间:2025-03-25 20:01:01

在1968 年,IBM 颠覆了之前自己的设计,重新提出了 “温彻斯特 ” ( Winchester )技术的可行性,这次的提出的技术则奠定了以后硬盘所发展的方向。“ 温彻斯特 ” 技术的精隋在于提出了: “ 密封、固定并高速旋转的镀磁盘片, 磁头沿盘片径向移动,磁头悬浮在高速转动的盘片上方,而不与盘片直接接触 ” ,这也同样是我们现在硬盘所走的道路。

IBM于1968年颠覆了之前自己的设计,重新提出了 Winchester 技术的可行性

展阅读

在1968 年,ibm 颠覆了之前自己的设计,重新提出了 “温彻斯特 ” ( Winchester )技术的可行性,这次的提出的技术则奠定了以后硬盘所发展的方向。“ 温彻斯特 ” 技术的精隋在于提出了: “ 密封、固定并高速旋转的镀磁盘片, 磁头沿盘片径向移动,磁头悬浮在高速转动的盘片上方,而不与盘片直接接触 ” ,这也同样是我们现在硬盘所走的道路。 

温彻斯特技术的主要内容还有是:头盘组合件,磁头、盘片、主轴等运动部分密封在一 个壳体中, 形成一个头盘组合件 (HDA) , 与外界环境隔绝, 避免了灰尘的污染。 磁头浮动块, 采用小型化轻浮力的磁头浮动块,盘片表面涂润滑剂,实行接触起停。即平常盘片不转时, 磁头停靠在盘片上,当盘片转速达一定值时,磁头浮起并保持一定的浮动间隙。 

IBM于1968年颠覆了之前自己的设计,重新提出了 Winchester 技术的可行性

这样简化了机械结构, 缩短了起动时间。 而这种设计的磁头与磁盘是一一对应的, 磁头 读出的就是它本身写入的, 信噪比等等都比从前好很多, 因此存储密度得到了提高, 存储容 量同样也随之增加了。 “ 温彻斯特 (Winchester)” 技术的发明,无疑是为现在的硬盘发展打下 了一个很好的契机。就是现在的上百 G 的硬盘仍然在使用这种 “ 技术 ” 。在 5 年之后也就是 1973 年 ibm 终于推出了使用温彻斯特技术的第一块硬盘, 型号为 3340 , 它采用 14 英寸的 规格,由两个分离的盘片构成 ( 一个固定的和一个可移动的 ) ,每张盘片容量为 30MB 。并且硬盘首次使用了封闭的内部环境, 并进一步发展了气动学磁头技术, 将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缩短到了 17 微英寸。

明尼阿波利斯的工程研究协会成功创造商用磁鼓机!

在使用磁盘之前,计算机存储单元使用磁鼓,称为磁鼓机或磁鼓存储器计算机。第一台商用磁鼓机是由明尼阿波利斯的工程研究协会开发的,由美国海军ERA 110使用。鼓式机器在整个50年代早期一直在使用。

明尼阿波利斯的工程研究协会于1950年左右开发第一台商用磁鼓机

扩展阅读

1953年,第一台磁鼓应用于ibm701,它是作为内存储器使用的。磁鼓是利用铝鼓筒表面涂覆的磁性材料来存储数据的。鼓筒旋转速度很高,因此存取速度快。它采用饱和磁记录,从固定式磁头发展到浮动式磁头,从采用磁胶发展到采用电镀的连续磁介质。

磁鼓最大的缺点是利用率不高,一个大圆柱体只有表面一层用于存储,而磁盘的两面都利用来存储,显然利用率要高得多。因此,当磁盘出现后,磁鼓就被淘汰了。

一款革命性的笔记本横空出世:三星Q30-SSD震撼亮相!

2006年,三星推出了32GB SSD,三星第一款内置SSD硬盘的笔记本Q30-SSD面市,采用32GB的固态硬盘,读写速度达到52MB/28MB每秒,是传统鸡血硬盘难以逾越的高峰。

三星第一款内置SSD硬盘的笔记本Q30-SSD面世于2006年8月

扩展阅读:

自从三星推出全新的SSD(固态硬盘)以来,以NAND闪存为媒介的存储设备终于摆脱了容量上的困扰,与传统硬盘相比,固态硬盘省略了磁盘盘体以及磁头轴承等部件,在重量上比普通硬盘重量的一半还轻。性能也比普通硬盘高150%左右,具有更快的读取和写入速度,并且比普通硬盘更加的安静。因此搭载了固态硬盘的笔记本电脑,也会拥有上述一系列的性能提升。

三星第一款内置SSD硬盘的笔记本Q30-SSD面世于2006年8月

2006年8月,三星第一款内置SSD硬盘的笔记本Q30-SSD面世,这款产品采用了32GB的固态硬盘,通过三星内部的测试表明,Q30 SSD在读写速度上分别达到了53MB/28MB每秒,这是传统物理硬盘所难以逾越的高峰。

同时,搭载了32GB的UMPC,三星Q1-SSD也将上市,预计售价1399英镑。

复制本文链接 攻略文章为38资源网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